火边子牛肉是怎样做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5:01:17

火边子牛肉鲜味悠长,来自贡的客人只要尝一口,没有不叫绝的,至今仍是自贡的独家美食,在1983年全国腌腊制品评比会上,火边子牛肉得分最高,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一绝!

  其实,关于这美妙的火边子牛肉,还有一段美妙的传说呢。

  我们前面提过,自贡之所以成为“盐都”,是因为盛产食盐,食盐是用地层深处的卤水煎的,用蒸气机车做动力把地层深外的卤水提上来,那是二十实际三十年代以后的事。在这以前,提卤水的动力一般都是牛,即耕田用的那种强壮的水牛。

  清朝乾隆年间,自贡闹了一场罕见的牛瘟,瘟疫从大安寨开始,然后遍及自流井、贡井、沿滩、邓关等地;一个月之间,整个自贡一千多头用作推水(即提水)的强壮牯牛病死了一大半。这下可就惨了,特别是盐商,因为牛死后无动力推水烧盐,损失自然惨重,逼得盐商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眼看着死牛没有办法。其中也有最机灵的,大安一位姓熊的大盐商,采纳手下一名管家的主意,将死牛造成的损失,转嫁一部份给工人。熊老板把盐工们招集起来,他说:“伙计们,我熊某人算是倒了五辈子的大霉了,95条推水的壮牛几天之间死了85条,这损失三四年也捞不回来。平时,你们舍不得吃牛肉,现在,哥子们遭了灾,你们帮哥子们一把,虽说是死牛,牛肉一样好吃,也不让你们吃亏,一人一条,一条牛替发两个月工钱,抬回各人家去,兴许还可以卖点钱呢,就这样,算大家帮我熊某人的大忙了”。

  当时的自贡,满街满巷都是卖牛肉的,这死牛肉卖给谁呢?既然拿不到工钱,无奈之下,工人们也只好忍气吞声地认了。于是乎,盐工家家都把牛肉当饭吃。这下可把盐工们害苦了,当年可不象现在可以用电冰箱来冷藏,那年头的自贡,正是八九月的三伏天,气温一般在近三十度,正是食物腐烂变质的季节,人人叫苦边天,家家唉声叹气。怎么办呢?逼迫之下,勤劳而智慧的盐工们不得不想出一些特殊的方法来“收拾”这一堆堆的死牛肉。

  据说,盐工中有一个叫曾树根的小伙子,人称曾二娃,此人机敏过人,其父曾是大安一带有名的“伙房”(即厨师),专会做牛肉,可惜早死。其母曾王氏,勤劳俭朴,善良能干,持家有方。但过去的盐场妇女没有地位,不能外出做工,只能在家做饭带小孩。因家境贫謇,买不起柴火,只好四外捡煤炭花(未烧尽的煤)作燃料,当时穷人太多,煤炭花也不容易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