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5 19:38:01
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
翻译 ,谢谢
还有 闻一夫纣矣,未闻弑君

《论语》雍也第六篇第二十八章: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一章很有意思,因为提问者是端木赐,他是孔子学生中最富有的一位,与贫穷的颜回形成了两个极端。而且端木赐的富有不是来自于父母的馈赠和遗产,而是靠自己敏锐而老道的经商才能。孔门学说能够传播很广都得益于这位富有的学生用财力去支持和推广。我们现代所说的“儒商”这个词的始祖和原型,就是他——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

由于子贡能言善辩,口舌伶俐,颇有外交才能,兼其深谙商业低买高卖之商理,所以颇自视清高。他非常认同孔子的学说,所以当他通过转卖货物、投资致富后,便想实现老师所说‘仁’的境界。于是才有了这段对话。

子贡问孔子:“如果有人广泛地、无条件的把好处送给民众,救济民众,让民众都得到帮助。这个人怎么样,可以算得上是您说的仁人了吧?”子贡在这里说的这个人,其实是暗指自己,也就是用隐晦的话说:“老师,如果我拿出钱来帮助大家,而且不要好处,那我是不是就达到了您要求的具有了‘仁’的品德了呢?”

孔子明白子贡话里隐含的意思,但他又知道子贡是不可能做到这些的,这可能是子贡有钱了以后的一种自我炫耀,但方向是正确的。所以孔子并没有打击子贡的这种显摆,反而幽了自己一默:“能做到这种地步,何止是达到了‘仁’!那一定是圣人了。我做不到!即使远古时候像唐尧虞舜那样拥有绝对威望和权力的明君也做不到啊!”在不落痕迹地批评了子贡这种好高骛远的想法后,孔子不失时机的提出了“仁”者的标准:“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立于天地之间,有一番事业和抱负,他也一定会帮助别人达到;自己想要将来通达有前途也要帮助别人通达。凡事能够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做到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仁的方向了。”

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 学不究天人不可谓之学 是什么意思?出处在哪? 文言文翻译: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 可谓仁矣. "明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怎么翻译?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的“间”字是啥意思?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务民之 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 含义及出处 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