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题 交通事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4:53:52
我同事去年11月份,在回家的时候与一个初一男生同向行驶,突然他的自行车转弯,我同事的摩托车撞上去了(车的时速是40)之后有关部门鉴定 男生17级伤残 颅内出血 双方各一半的责任 后来那个男生休学了一年 我同事也赔了7000多
但现在那个男生好了 但他家里要打官司 让我同事承担百分之七十的责任,还要赔偿伤残费和精神损失费,我想问一下我同事要承担这些责任和赔偿这些费用吗/
如果打官司又有多大的胜算?

具体到案件的责任分配,是要由交警来判断的。
至于赔偿标准问题:
赔偿=责任程度* 法律赔偿总和
全部责任 100%
主要责任 75%
同等责任 50%
次要责任 25%
无责任 0%

各种赔偿项目及计算标准如下:

(一)医疗费医疗费包括当事人为治疗伤疾而支付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康复费、整容费和后续治疗等费用。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调解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可参照调解结案时的时令标准进行计算。

(二)误工费 误工费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当事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当事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当事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三)护理费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四)交通费 根据当事人和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以及参与死亡事故处理的死者亲属(不得超过三人)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五)住宿费 当事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从外地到本市处理交通事故,实际发生的住宿费。

(六)住院伙食补助费 参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