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暂时性差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6:10:01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其中暂时性差异又分为时间性差异和其他暂时性差异。这种说话对吗?如果是对的,那永久性差异和其他暂时性差异有什么区别,如果说其他暂时性差异是暂时的,以后可能差异会转回,那这样和时间性差异又会有什么不同?我越搞越糊涂,谁能帮帮我?最好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永久性差异是用应税税款法进行处理,可是其他暂时性差异是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处理,所以很有必要将之区分开。谁来帮帮我?

你好。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前次回答(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0455089.html?si=1
)中所提供的公式,是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之间的“一般关系”,这并不是说暂时性差异包括时间性差异和其他暂时性差异。

前次回答已经指出,时间性差异不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概念,所以,不存在将暂时性差异继续划分为时间性差异与其他暂时性差异的说法。

之所以在前次回答中提供上述“关系”公式,在于说明暂时性差异涵盖的范围要大于时间性差异,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所有的时间性差异均属于暂时性差异,而有部分暂时性差异并非是时间性差异。

这些其他暂时性差异在利润表债务法下,不能被反映体现,而实质上被当成了永久性差异。这就是利润表债务法的局限性所在,也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利润表债务法的原因之一。

在我国,目前,比较常见的、能够形成上述其他暂时性差异的项目,主要是企业免税合并业务(限于篇幅关系,不能详细举例说明)。免税合并确实能够产生暂时性差异,但是,在利润表债务法下,由于该业务不涉及利润表项目,因此不可能被划归入时间性差异,而实质上被作为永久性差异而核算了。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无需去区分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只需根据规定比较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即可,两者有差异的,即可认定为形成了暂时性差异。这就是说,暂时性差异是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确认的,不涉及利润表,这与原“纳税影响会计法”和“应付税款法”是有区别的。

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一般核算步骤。
1、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应交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比较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计算暂时性差异及递延所得税:
借或贷:所得税费用
贷或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