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佛教十戒与犹太教十诫的异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3:15:58

天主十诫 (佛教十戒)

1 崇拜唯一上帝真神 (不杀生)
2 不拜偶像 (不偷盗)
3 不妄呼天主圣名发誓 (不淫乱)
4 守安息日为圣日 (不妄语)
5 孝敬父母 (不饮酒)
6 不杀人 (不涂饰香鬘)
7 不淫乱 (不听视歌舞)
8 不偷盗 (不坐高广大床)
9 不妄作伪证 (不非时食)
10 贪他人妻子钱财 (不蓄钱财)

不难看出,佛教的十戒,基本上只是涉及到教徒个人的行为,而没有从世俗的伦常出发来订立戒律,所以没有 “孝敬父母”这样的条目,同时也没有明显只属于宗教而与世俗生活无关的条目,在宗教信仰上没有作任何特殊的规定。天主十诫则不同,其中的后六条,虽然基本上是世俗生活中的伦理要求,和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不矛盾,与佛教也基本一致 (其中第五条虽不适用于僧尼,却适用于居士),但前四条具有着强烈的宗教信仰上的排他性,与佛教是完全不相容的(因为佛教教义仅为个人心法,是没有界限和要求的同体大悲)。

最后以《佛陀的启示》中提到的一段话来说明佛教的宽容、慈悲和智慧:

在西元前三世纪印度的阿育王,遵照佛陀宽容谅解的模范,恭敬供养他广袤幅员内所有的宗教。在他雕刻于岩石上的许多诰文中,有一则原文至今尚存,其中宣称:“不可只尊敬自己的宗教,而菲薄他人的宗教。应如理尊重他教,这样做,不但可帮助自己宗教的成长,而且也对别的宗教尽了义务。反过来做;则不但替自己的宗教掘了坟墓,也伤害了别的宗教。凡是尊重自教而非难他教的人,当然是为了忠于自教,以为‘我将光大自宗’,但是,相反的,他更严重地伤害了他自己的宗教。因此,和谐才是好的。大家都应该谛听,而且心甘情愿地谛听其他宗教的教义。”

这种富于同情、了解的精神,在今天不但应当适用于宗教方面,也适用于其他方面。这种宽容与了解的精神,自始就是佛教文化与佛教文明最珍视的理想之一。因此,在两千五百多年漫长的佛教史中,找不到一个佛教迫害他教的例子。佛教也从来不曾因为弘法或劝人信佛而流过一滴血。它和平地传遍了整个亚洲大陆,到今天已有了五亿以上的信众。任何形式的暴力,不论以什么为藉口,都是绝对与佛的教诫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