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百家思想的一些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23:39:33
1 我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然后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那在期间的秦朝是以什么思想为主呢?
2 在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是不是反对禁止儒家思想
3 法家思想是不是在秦朝是主要思想,还是说法家的一些厉行赏罚的措施适应当时秦朝的统治?
4 是不是“改造后的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思想,那什么是改造后的儒家思想呢?
5 儒家思想不是维护封建统治中央集权制吗,那为什么秦朝要反对?
那 改造后的儒家思想 和 后来的新儒学有什么区别啊?

1、秦朝是法家
2、一般认为是的
3、是的。是的。
4、改造后:更适应统治
5、秦朝认为法家更合适,儒家的“仁”不合他胃口。
改造后的儒家,出现于汉朝,主要著作是《尚书》(伪造)
新儒家,是宋朝和明朝理学产物,人物有周敦颐、朱熹等

1、秦朝的官方哲学是法家思想,这个由历史形成的。战国时期,秦国自商鞅入秦以后,法家第一次进入秦国并很快确立了其官方主导地位。秦国采用了法家学说使秦国很快就强大起来。秦国的历任国君也是法家的爱好者,所以秦始皇扫灭六国之后自然也是以法家为正统了。
2、所谓的焚书坑儒只是一件影响极坏效果有有限有一个事件。说他的效果有限,是因为并不是所有书都焚,而是有选择的,所焚的只是私人收藏的诗书,官方藏书则不在此列,而且关于生产技术、科技、医药、占卜等方面的书籍也不在焚书之列。所坑之儒多是些方士,并不是儒生。后来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项起义中,就很多儒生参加了农民起义,包括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真正对文化的破灭而是几年后项羽火烧咸阳和咸阳大屠杀。
3、秦朝的法家与秦国早期的法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秦始皇所推行的法家治国理念是经过了韩非和李斯等人改造过了的法家。早期法家并不是很排斥其他学说中合理成份,而是相互借鉴,所以比较温和。而到法家发展到了韩非李斯之时,已成了一种很极端的政治理论,它无法适应当时战后的社会发展形式,而是大大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4、众所周知,汉代初期实行的并不是儒家思想。由于上层人物中以道家的黄老学派占主流,所以汉初是以道家思想治国。但是,由于当权者采取了比较宽容的学术政策,儒家在秦朝的重压之下开始解放出来,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与发展。这时候代表人物有浮邱伯、申生、陆贾、叔孙通、楚元王刘交等人。
这一时期的儒家相对与大师辈出的战果时期来说还是没法比的。当时的政治指导思想不是儒家思想。而且战国时期的许多学派此时也都恢复了活动。相对其他各家而言,儒家毕竟在秦朝受到过打击比较厉害,连战国时期的显学地位都没有。所以在汉初的几十年里儒家只是在恢复,在理论上没有什么创新。
但是汉代儒家与战国儒家也很不相同。战国儒家分为很多不同的派别。《韩非子·显学》中把儒家分为八派,但是主要的流派只有三四个,主要有思孟学派,以孔子之孙子思和孟轲(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