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啊!难题!帮帮我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3:13:06
1、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这表达了小生产者( )
A.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C.要求为新型地主阶级选拔人才
D.要求建立“小国寡民”的社会
2、唐宋时期,“传奇”、瓦肆的出现,主要是适应( )
A.市民的文化娱乐需要
B.达官贵人的文化娱乐需要
C.工商业者的文化娱乐需要
D.宫廷丰富文化娱乐内容的需要
3、宋朝政府在各外贸港口设立市舶司,下列只能不属市舶司的是( )
A.检查进出海港的所有中外船舶
B.接待外国公示和管理外商
C.汇兑外国货币
D.征收外货进口税
4、《元史·百官志》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这反映的是元朝什么行政机构的权力?( )
A.行中书省
B.中书省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
5、导致15至16世纪欧洲各国的地租形式是货币地租的主要原因是( )
A.货币便于携带
B.当时欧洲黄金较多
C.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
6、西欧宗教改革的最大历史作用是( )

A.教会土地和财产被没收

B.宗教自由在西欧逐渐盛行
C.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D.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精神枷锁
7、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 )
A.推翻了西班牙在尼德兰北部的通知
B.成立了荷兰共和国
C.为荷兰在17世纪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开辟了道路
D.使荷兰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造船业处领先地位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2题=30分)
11、材料一:北齐初,(齐文宣帝)高洋曾问汉族士大夫杜弼:“治国当用什么人?”杜弼说:“鲜卑人只会骑马坐车,治国当用汉人。”高洋听后,不久就把杜弼杀了。甚至他的太子高殷也因受汉文化的熏陶,被认为是得了“汉家性质”,几

一CDDACDC
二(1)齐文宣帝的政策是推行鲜卑化,二魏献文帝则是推动全面汉化(包括推广汉语,变更鲜卑姓氏和鲜卑服饰生活习惯,政策上实行士族门阀中正制任用汉人治理国家等等)
(2)北周则继续促进关西鲜卑政权的汉化,重用汉族知识分子,摆脱一系列不利于治理国家的游牧民族的陈规陋习,接受了巩固国家实力的汉化政策这和北齐的倒行逆施恰恰相反。
(3)在北齐建国之初由于关东的人口众多,经济繁荣,军队骁勇(没有遭遇大的天灾)以及文宣帝登基之初的努力,关西的北周政权尚无法与强大的北齐政权抗衡,在黄河冰期为了防止北齐军的西渡故碎冰维持黄河的国防作用,而经历了几年政治的动荡和腐败的统治,加上胡汉矛盾,宫廷争权斗争等使得北齐国力江河日下,而北周则在深入汉化的道路上厚积薄发,积累了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特别是府兵制改革,解决了关西兵源的不足并增强了北周的军事实力,从而改变了北朝的实力对比,从而完成了东强西弱到西强东弱的转变。
(4)历史发展的方向不会为统治者的爱憎所左右,北齐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由于这样和那样的因素倒行逆施违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行事,最终还是被厚积薄发的推行顺因历史潮流汉化政策的北周所灭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大胆假设若当初没有北周,北齐昏暗的统治下也酝酿着政治动荡的风暴,纵使没有北周,北齐政权也会在风雨飘摇中为另一王朝所更迭,所以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才能不断相应时代的号召,才能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12.(我五代以后的东西看得很少,答案不是很有把握)由于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战争频仍,政治不稳,流民时常失去土地,地主大规模的隐匿人口,又有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因而出现了材料2所说的劳动力人口的缺失,而名目繁多的统治机器大小官吏又因政治环境的异常导致数目众多,影响了当时的国计民生,材料三似乎是出自王安石的变法纲要,宋呈五代,百业待兴,京畿的河洛地区更是千疮百孔,对农业国家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农业耕作的效率,而材料中所提出的不误农时等建议正是提高农业国家实力的透彻分析。材料一中是对地方上权利的改革,进一步加强了中央的集权,大唐王朝的崩溃是由宦官,藩镇,党争三股主要力量作用而,藩镇最为主要,宋王朝在乱世中浴火重生,深刻反省了唐王朝的过失,在消灭了割据的势力后开始将权利收归中央,但也由此出现了终宋王朝一世的武备松弛的局面。(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