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从1926年持续到1928年,对比1927年前后北伐的目的,发动者,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7:26:43
简简单单的回答就好.

前:目的: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统一全国
发动者:国民党和共产党——孙中山
后:目的:消灭北方政权,建立统一的独裁政府
发动者:蒋介石

不同:前者北伐是为了完成反帝反军阀的任务,建立人民的联合政府
后者是为了消灭异已,且此时国共合作已经破裂,最终是想建立国民党一党独裁政府

北伐是中华民国自民国十五年(1926年)至十七年(1928年),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政府的战争,使得中国大陆统一在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之国民政府旗下。北伐正式起始於1926年7月9日蒋中正就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誓师北伐;完成於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奉吉黑三省改悬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改保安委员会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即东北易帜。

国民政府以广东及广西为基地,先后击败以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为主力的北洋军阀,之后取得原属北洋军的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的加入,最后张作霖退出山海关外,张学良在东北宣布效忠而宣布成功。国民政府的北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两广开始,从南向北统一全国的例子,虽然它所达成的统一在很多方面来说都只是属於形式上的。

1926年北伐开始时,国共两党仍处於合作状态,直至1927年4月。当时在南京的蒋介石跟在武汉的汪精卫出现分裂(称宁汉分裂):蒋介石在4月12日起在上海等地进行「清党」(中国大陆称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搜捕并处决共产党员。同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进行清共,宁汉合流。自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共产党於8月1日发动南昌暴动(中国大陆称为「南昌起义」),成立属於自己的武装部队。

1923年孙中山在滇桂粤各军的支持下再次回粤执政,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府,并就大元帅职。孙将各军一律改称讨贼军,其中将在粤的外省部队编为国防军,直属大元帅指挥,归附帅府的粤军编为地方军。待平定沈鸿英及再平陈炯明后,又将讨贼军改称建国军,并加委了建国粤、滇、桂、湘、赣、鄂、川、山陕、奉等军总司令,其中只有粤、滇、桂、湘等军尚可使用,内部编制以师、旅为主。其余各军或规模很小,甚至只有空架子,或在远域他省。1928年两广统一后,建国既各军与新兴的黄埔校军统一组建为国民革命军第1-6军,广西的定桂讨贼军改编为第7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