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跑的一个疑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4:34:56
使用均匀的速度进行长跑,到达了一个阶段(本人在20分钟左右)会感觉特别乏力,脚步沉重,呼吸急促,然而当挺过这个阶段后感觉又恢复一些体力,可以继续再跑一阶段,反复如此,谁可以告诉我产生这一现象的生理学原因?

我是一名体育教练,刚刚楼上说的是教学,不是生理。
我们把那种现象称谓:极限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专业运动员都会有极限现象,因为人体的供能系统从开始的无氧代谢系统转为有氧代谢系统。极限的难受是一样的,只是对于不同人一个时间长短问题,和处理的问题。时间长短是因为有的是专业运动员有的是新手,还有对于他们面对这样的情况处理的方法不一样,也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但是坚持一段时间一定会过去,所以长跑才是考研人的毅力的,接下来,还会有第二、三次极限,也一定坚持啊。
希望你的体育越来越好。

长跑属于有氧代谢运动,参与人体各大器官的循环,特别是呼吸系统。在跑步过程中,人体对氧气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般情况下,以四步一呼吸为宜,并尽量始终保持这一节奏。在呼吸方式上,以鼻呼、口鼻混合吸较好。

长跑刚开始时,由于氧气供应落后于肌肉的活动需要,因此会出现腿沉、胸闷、气喘等现象,特别是经常不锻炼的人感觉会更强,但这是正常的。如果感觉比较难受,应停下来,步行几百米,如感到特别不适,就要停止长跑。

长跑中如何掌握呼吸方法

正确掌握跑步时的呼吸方法,是练好中长跑的重要一环,也是掌握中长跑的跑步节奏以及节省体力提高成绩的关键所在。

一、 中长跑教学中学生呼吸所存在的问题

1、有意识地憋气,然后喘粗气练习

在中长跑教学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初练时,身体往往会出现无意识的紧张,从而导致呼吸不顺畅,并引起胸部和肌肉的紧张,心肺等胸腔内的脏器受到压迫,形成憋气,然后喘粗气跑步。从生理学角度来讲,憋气、喘粗气会使胸内压增大,阻碍静脉血回流,使心输出量减少。而且由于憋气、喘粗气,可反射性的使肌肉持续紧张,限制了组织间的交换,尤其是在氧代谢不足的情况下,更加剧了组织的缺氧,肌肉中的乳酸浓度快速提高,导致身体过早产生疲劳,影响了训练的效果。另外,由于学生初练,很容易影响身体动作的规格以及动作的连贯性和奔跑速度。

2、步法与呼吸的节奏感差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在奔跑中呼吸与步子配合不起来,在练习时动作不协调,一堂训练课下来,看上去十分吃力。跑步时呼吸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一步一吸一步一呼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