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书前应该先预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5 12:19:39

预习可以使你掌握即将学习的课程的大概内容,从预习中找出疑难问题,在听课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听,这样比较有目标,并且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一样,如果课前不预习,学生无论在知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会显得准备不足,加上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始终不能真正成为探究学习的主体。所以,预习是教学的前奏,是重要的学习环节,教师一定要让预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习惯。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预习并使之成为习惯呢?
一、精心设计,有要求,有措施。
预习并不是简单地翻翻课本,教师要注意在预习要求中渗透一定的预习方法。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预习作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想一想,怎么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你还能想出用其他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关于这部分的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
长此以往,学生就能掌握一些常规性的预习方法。如,看一看:看看学的是什么?与以前哪些内容相关?探一探:用教材中引导的方法探究一下,看是不是能理解?试一试:试着做一做教材下面的练习,看是否能做出来。创一创:除了教材中的方法,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吗?问一问:关于这个方面的知识,自己还有什么疑惑?还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备一备:课堂上需要哪些学习用具,自己是不是都准备好了?
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课前预习的内容、要求,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
二、持之以恒,有扶,有放。
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由外部支配到内部控制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开始阶段,因为学生不会预习,会有草草应付的现象。此时教师要耐心,可以先在课内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教师具体指导下进行预习,尤其要注意对学困生的帮扶,使其掌握预习的要领,树立信心。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预习方法后,逐渐减少课内预习的时间,逐步由课内的被动预习过渡到课外的自主预习。教师设计预习作业时也要坚持扶放结合的原则,开始的预习作业可以完全是由教师设计,一段时间后可以让学生参与设计,然后过渡到由学生自主设计。这样持之以恒,不仅能使学生有效养成预习习惯,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