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赔偿的规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2:14:15
由于劳动者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请问这个规定的出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不要在百度里面查找答案,里面答案不符合我的要求,
要直接的规定,或相关的规定,不是推理,谢谢
是因为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赔偿责任指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一方因违约给另一方带来的实际损失所应当承担的赔付。赔偿责任与违约金不同,赔偿责任在没有约定,但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造成对方损失的也可以追究,违约金基于约定,而且法律对于违约金的约定范围有限制;赔偿责任以实际损失为限,违约金以双方约定数额为准。此外,对于赔偿责任的认定,法律规定了四个要件,即存在违法行为、主观过错、损害结果以及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间的因果关系,而对于支付违约金的认定法律只规定了两个要件,即主观过错和违约行为。当违约事由出现后,受损方可在要求违约方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或承担赔偿责任中任选其一。
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不仅单位要承担其给员工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员工有时亦须赔偿其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劳动法》第102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