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些忧伤??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8:59:21

因为海子总说从明天起,明天永远是在明天。
因为他所说的幸福,都是那么微小的,不可期待的幸福。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理想世界远高于现实世界。我想这大概也是海子最后不堪生命重负,而选择离世的原因。

这是网上的分析,转贴于下:
“面朝大海”如何看得见“春暖花开”?

我认为,大海是海子诗中的核心意象,广阔浩荡,心旷神怡,生机勃勃,是安魂之乡,是搏斗之乡,是理想之乡,是海子作为“海之子”的精神归宿,是他可以找到真正的幸福感的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然是一种海市蜃楼,然而这是海子所能感受到的一种明丽的幸福感受。

当然,花应该开在炎热的土地上,海子却让他固执地(“我只愿”)开在自己的幸福之海上,开在自己的理想的追求中,现实中的一切(“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只为了养活自己的躯体,以使自己的心能够跳动,使自己的想象能够飞扬。

这个题目的意蕴张力在于,它将我们现实中的思维定势扯得七零八落,然后万花筒式地重组,用自己强烈的主导意念使它明丽起来。如“春暖花开”至少有(1)房子的布置(2)周围的景色(3)诗人的心情等日常意蕴,然而在这里被海子泛化为一种幸福感了,从而让我们处于一种扭曲的快乐中。

海子怎么想不了解,但我是往积极的一方面想的,陶渊明式的隐居。海子也许是表达死亡后的超脱。我觉得诗人是生活在常人之上的一群人,他们属于另一个世界,也许死才能让海子真正离开这个俗世去寻求另一个世界吧。达利说过他跟疯子的唯一区别就是他还没疯,海子跟常人的共同点就是一副常人的躯壳吧。

当人们追求幸福而最终导致人与人的关系趋于冷漠,诗人对所谓的“幸福”重新赋予了崭新的内涵:亲情的滋润,快乐的分享,才应该是世间最为真切的幸福。当陌生的人成为相知的朋友,当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被我们呼喊出带有情感的名字,那么这个世界还会有什么能阻隔人们之间的那分原始的本真?
可以说海子给了我们太多的美丽遐思。遗憾的是,他的这个心愿很难达到,起码在短时期内只能作为一种奢望存在。因为作为生存在某种社会形态里的个体,人们的意识形态便绝定了某种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那种单纯如水的交往方式,似乎也只能恍然于梦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