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小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3:56:15
要历史考试之后对自己平时的表现,考试的表现做出的总结,200字左右,最好是原创的..我历史考勒83分....平时上课就是在默默的听老师说废话 ..

帮帮我拉,没多少分勒,好的话我全把分给你..

对期中考试的成绩很不满意,尤其是第二卷的成绩偏低,最后一题满分甚至八分以上很少,影响了总分的提高和优秀率及格率等,究竟原因在哪里?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实归结到一点应该很明确,即基础知识不牢固,那么如何夯实基础呢?

总体来看,前一时期从课堂教学看,有意强化课堂情景化,趣味化,以调动学生兴趣,注重对基础的分析与讲解,注重以考定教,强化练习,收到了一定的实效。但是问题很多,如考点教学导致课堂显得枯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是个很实际的问题。

就学生管理而言,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督导检查。重视落实检查。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课题,一是看到很多一线教师的思考和实践,二是我国现实国情的需要,在大的教育环境不改变的前提下,你不可能脱离成绩去谈课改,当然这两者之间是可以做到和谐共生的,那么如何实现呢?

总的来说,对课改我们不能等靠要,抱怨环境,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只能是努力的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扎扎实实的去努力,去尝试,去探索!我校大多数学生都是农村住校生,知识面较窄,配套硬件设施跟不上,所以任何好方式好方法看来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只能是形式上的热闹闹,而缺乏实际的效果。

为做好与小学衔接,结合初一新生对初中学习有畏难情绪的现状,期中考试卷难度把握略高于会考要求。该卷主要考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情景设置题。选择题信息量少,一般一题一个,与高考一题至少3个相差较大。材料解析题和情景设置题较少设置审题障碍,古文材料较易看懂。由于教学内容少,课标每一知识点均涉及,大题量较少,并且均是课标中的重要知识点,对文字的概括和表达能力要求较低。
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备考充分,思惟较好,整个年级平均近两120分。从卷面情况来看,学生答题主要存在表达不规范,条理性差,分析问题一全面,部分学生卷面形象差,错别字较多。
作为做好与初中衔接和第一次考试,该卷的预期目的基本达到,能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学科能力与素质培养刚刚开始。
教学反思:讲好历史课,难。讲好新课程实施中的历史课更难。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内容的老化和知识点的琐碎,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准确传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