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写的诗,帮忙润色一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1:25:16
雪掩残香报春归,江蕴余冰共谁回。
虽叹寂寞诚无情,犹道凌寒终不悔。
再取个题目吧
抱歉,诗讲的是梅花
这样行不行
雪掩残香报春归,江蕴余冰共谁回。
暗芳自赏虽无情,犹与霜英论花魁。

春天归来,百花及万物开始从获生机,然而此时独自挺立在霜雪中的梅花却开始凋谢了。年复一年,美丽的时候没有人知道,群芳争艳的时候却已香消,为此也确曾感叹寂寞,但却从不因此而后悔,表达了梅花“其志与众异”的品格。
改写时不应把这个中心思想给改了。综合来说,这首诗总体构思不错,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合,思路很清晰。头两句对得很工整、语言也精彩,最后一句表达志向与胸怀也比较有力,但翻译成白话是“还是要说严寒始终不会后悔”,语句不通,更有瑕疵的是第三句,白话是“虽然感叹寂寞确实是很无情”,恕我愚昧,确实不知什么意思。

cao_l_x的修改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虽叹寂寞诚难耐,独傲凌寒终不悔。”,“虽然感叹这种寂寞很难忍受,但我始终独立在严寒中不会后悔。”《孤梅》这个题目也符合这首诗的中心思想。

那么我也谈谈我的看法:
一、“终不悔”结尾虽然铿锵有力,但也把话说尽了。好的诗结尾应有意犹未尽之感,让读者有想象和体味的空间。
二、如题目《孤梅》,诗中又有“寂寞”、“独”、“不悔”等词,意思过于明显。尤其“不悔”这个词,把自己的观点直白地说出,感觉是浪费了头两句精彩的铺垫了。诗词讲求隐意,即不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营造一个意境来表达。
为此我试改写如下:
雪掩残香报春归,江蕴余冰共谁回。
群芳盛事且回避,还与霜英论花魁。

一、用“回避”一词来代替“凋谢”这个贬义词,说明只是暂时离开,冬天还回再来。“霜英”指雪花,在严寒的冬天,百花凋零,就只剩下梅花和雪花这两种“花”了。
二、春天归来,百花齐开争艳。如此盛会,梅花却选择了回避,但回避的原因不是自惭形秽,而是梅花的性格不适合这种庸俗的选美。纯白的雪花才是它的知音,它宁愿等到冬天再和雪花谈论谁才是花中之王。
三、把三四句变成了梅花的自白,省去了“寂寞”却加上“霜英”这个朋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作。但我感觉既然要表达“其志与众异”的品格,就应该有豁达的胸怀,要有“中华儿女多其志,不爱红妆爱武装。”这种意境。
四、至于题目,我觉得《梅》或《咏梅》就可以了,不须写得太明显。

看到楼主精彩的头两句,十分高兴,所以冒昧发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