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思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0:29:41
2300多年前,亚氏就对“法治”的涵义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法治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就是说,所谓法治,即良法与守法的结合。 ”
这一经典论述,即便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无可替代。

而同时代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却缺乏像亚氏一样的哲学家,法学家,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思想 是什么文化差异原因吗?还是封建制度的原因?

中国人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思想观念的,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西方人的思想观念是信仰上的差异。
西方的信仰中崇尚规则和正义,而规则和正义正是法律的根本,是法治观念的基础。
中国的信仰中只崇尚道德,而道德是不规则的,是不断地变化的,是不公正的。而中国人至今不愿意摆脱儒家思想,就是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思想和树立法制观念的。

所以,不破是不会立的!

因为中国历来就是高度中央集权的社会体制
从来都是皇帝一人独大,而不像西方是法律独大
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国家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需要中央集权国家统一,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统治者稳定天下,这样一来就造成了皇权凌驾于法律至上的现象,法律沦为皇帝统治国家维护不平等社会地位关系的工具
西方则是商业文明的国家在文艺复兴后追求人人平等与个性解放,法是追求平等的工具

这个问题很复杂,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法家学者对法的认识要比亚多的理解高多了,别老看外国的,但是中国就是没建立起来完善的法律制度,政治上到现在还是延续清末时期的简单的人治,没有办法的事情,权利过多的集中在个别人手中,而人民却已经习惯了故有的管理模式,缺少对真正法治和人权的追求

因为治理希腊城邦制的小国可以采用“民主”,也就是最早的奴隶制民主。由此延续至今的,西方民主传统。但是其思想一开始就是有缺陷的。那就是民主具有相对性。不是绝对的。而且是双重的。

至于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东方大国,要维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就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所以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那种“法治”的思想。因为双方历史、文化、发展方向完全不同。

有封建遗留 也有社会制度的原因 国内现在人治思想还很严重 不是我们的法律太落后 而是法律的执行者本身还不具有执法能力 加之民间传统和中国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 法制很难得到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