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副春联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0:10:29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
孟昶写的这副对联,上联下联都是五个字,其中“新年”对“嘉节”,“余庆”对“长春”,十分工整。“纳”是“享受”的意思,“余庆”指“先代的遗泽”,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关于春联民俗的官方指导文件,来自明太祖,文件强调“公卿士庶之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也就是说,朱元璋政府颁布了法规,严格要求官员带头贴春联。这是不是春联的来历呢?也不是,民俗是一种演变过程,春联的前身是“桃符”。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孟昶在除夕让学士在桃木板上写的这两句,成了中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意为新的一年继续接受着上年的恩赐,新春佳节一起期盼春天常在。语句非常应景,虽然不甚工整,但由于名人的大v效应,很快便流行来。孟昶于是成为中国春联创作第一人。

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春联是什么? 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 中国的第一副对联是什么? 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副春联? 春联的由来,与第一副春联的诞生. 中国的第一副对联是什么?谁写得? 孟昶所写的第一副春联 中国山水画的第一副是哪一副?有什麽特点? 2007年春晚公布的四副春联分别是什么? 关于春联的10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