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律的公允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3 00:20:00
有谁知道法律的公允性的概念

法律上的公允性主要是指审计中的公允性,在审计过程中,如果会计报表符合公认会计原则,就达到了“公允性”。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以查错防弊为目标的注册会计师审计,逐渐转变为以鉴证会计报表是否“公允地表达”为主要审计目标。所谓“公允地表达”,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对会计报表审计后,出示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时的用语。它指财务报表表达合理,没有偏见或没有歪曲,但并不证明财务报表的正确性。“公允性”一词的选用也是长期精心选择的结果。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为,如果会计报表符合公认会计原则,就达到了“公允性”。
  具体地说,它必须满足四点要求:
  (1)财务会计信息的搜集和处理符合公认会计原则;
  (2)帐簿中信息的描述符合公认会计原则;
  (3)不同时期不同地应用会计原则的情况得到了适当的披露;
  (4)有限的财务报表格式和符合公认会计原则披露的财务信息要求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

公允性:常见于会计审计制度中。就是说是否被大众广泛的认可。

公允性,是指会计报表在所有重要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和资金变动情况。
合法性,是指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及其他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
一贯性,是指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

参考相关资料并整理得:

一、目前国内对合法性与公允性关系的观点
1.同一论:合法性即为公允性。只要合法必然公允,不合法则一定不公允。
这种观点存在以下缺陷:
(1)合法不一定公允,不公允也未必就不合法。
(2)公允不一定合法,不合法也未必就不公允。

2.前提论:合法性是公允性的前提。是否公允首先要看合法与否,如果不合法就一定不公允;同时合法也不能保证公允。前提论弥补了同一论的第一个缺陷,但第二个缺陷仍然存在,即过分强调合法性,没有意识到公允未必合法,不合法未必就不公允。

鉴于以上观点的不足之处,国内有学者提出了另外三种观点:

1.补充论。认为公允性是对合法性的补充,在同时满足合法性的几种处理方法下,用公允性作为标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