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求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6:06:09
看图

绩效管理是员工管理的重要举措,包含了绩效计划、管理辅导、绩效考核和奖励绩效四个环节。杨先生只是采用了绩效计划和绩效考核两项措施,漏掉了对员工实现最终激励的奖励绩效环节。小李的发火是必然的,只是表现在行为上还是心理的差异。杨先生没有掌握的员工激励的原理和措施
1、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分析,员工会作纵向和横向的的比较,其中纵向是指和自己的过去作比较,横向是指和其他员工或其他公司的同类或不同类人员作比较。
横向比较的方式如下:自己的获得/自己的付出><=别人的获得/别人的付出。小李通过比较发现了不公平,所以会发火;

2、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生理、安全、社交、受尊重到最高的自我实现。如果小李的低需求不能被满足,自然就无法期望他能看到自我实现的未来。很明显,小李是为了钱而工作,为了生计而工作,给他画一个成长的蓝图是没有效果的。

3、根据赫兹博格的双因素理论分析,工资性收入属于保健因素,给多了不能起到激励效果,但给少了会产生不满意。很明显小李对这个保健因素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所以杨先生在开始绩效设计时,充分考虑绩效管理的各个步骤,绩效计划、管理辅导、绩效考核和奖励绩效四个环节。不能漏了奖励绩效这一环节,应建立完备的员工奖励计划和措施,当然应根据不同员工的需求层次、考虑不同措施的保健性和激励性,分别对待。
可以从薪资结构、奖励模式、员工成长通道等因素考虑。

杨先生没有灵活地运用激励理论,他只考虑了从工作内容设计方面来激励小李,也就是使用的是工作丰富化或扩大化,而没有借鉴其他方法。

首先杨先生应该分析小李的情况,因为小李工作表现突出,那奖励也体现出激励的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告诉我们,员工不仅与外部比,还要与内部的人比,工作突出却与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这会引发小李的不公平感觉。

从期望理论的角度来说,小李的期望值比较高,但杨先生没有满足其合理的期望值。

杨先生因多管齐下,不仅要从工作设计的角度出发,还要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来激发小李的积极性,比如说提升,合理的激励薪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