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高分求助,选中再加100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8:48:54
男,63岁,汉族,河北省人,就诊日,2008年10月25日
主诉,发现HBsAg阳性24年,反复厌食,乏力7年,加重伴腹胀20余天。
现病史:患者24年前体检时发现HBsAg阳性,无乏力,纳差,腹胀,无眼黄,尿黄,皮肤瘙痒,无肝区疼痛,无发热,未治疗。7年前患者出现厌食,乏力,恶心,于医院检查ALT 600IU/L,B超显示:肝弥漫性肿大,脾大,予护肝片,治疗8个月后ALT降至50-60IU/L,3个月前患者再次自觉厌食,乏力加重,查ALT 380IU/L,TB 50μmol/L,门诊予美能,护肝片治疗一个月后ALT基本降至正常。20天前患者再次自觉厌食,乏力明显,伴腹胀,尿少(尿量<1000ml/d),尿色发黄,眼黄,肝区疼痛,发热,体温38.6°,腹围明显增大,无皮肤瘙痒,今日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呕吐,无头晕,心悸,胸痛,有牙龈出血,精神差,睡眠可,大便黄色,无柏油样便及陶土样便。尿少,色黄,近20天体重增加10斤。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肾病,胆道等疾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严重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不洁饮食史。无预防接种史。
个人史及婚育史:生于原籍,久居北京。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否认放射线,化学毒物及粉尘接触史,饮40°白酒10余年,1斤/日,已戒酒4年。吸烟30年,30支/日,已戒半年。已婚,爱人及1子1女体健。
家族史:母亲及姐姐,弟弟HBsAg(+)。否认其他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T38.3°,R22次/分,P69次/分,BP125/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慢性病容,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查体合作,皮肤黄染,可见蜘蛛痣,肝掌。头颅外形正常,毛发密集,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黄染,球结膜无充血和红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正常,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口唇无发绀,口腔黏膜正常,舌正常,咽不红,扁桃体不大。颈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不大。胸廓正常,无彭隆及塌陷,胸骨无压痛,肺呼吸运动正常,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双肺扣清,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69次/分,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膨隆,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莫非征

你好,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1、此人是个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导致广泛的肝实质损害,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正常结构紊乱,质地变硬。可并发脾肿大、腹水、浮肿、黄疸、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肝性昏迷等,这是肝硬化的病史特点。

2、查体主要发现了首先是慢性肝病面容,还有皮肤及巩膜有黄染,可见蜘蛛痣和肝掌,肝区有叩击痛,腹部移动性浊音为阳性,双下肢明显水肿。

3、该病的诊断思路:主要根据病人的现病史、主诉、临床症状和化验检查结果以及家族史综合进行诊断的。

4、诊断为1、慢性乙型肝炎型肝硬化,2、酒精性肝硬化 。诊断依据:1)、有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以及长期酗酒史 2)、早期有反复的厌食、乏力、腹胀病史,蜘蛛痣,肝脾有肿大,晚期又出现了腹水、出血倾向、黄疸、肝掌,双下肢水肿现象。3)肝功出现明显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及白蛋白下降,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4)脾大引起脾功能亢进使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5)B超显示门静脉增宽、胃底静脉曲张

5、鉴别诊断:

1)其他原因所致的肝肿大,如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和肝脂肪浸润等。

2)其他原因所致的脾肿大,特别是所谓特发性门静脉高压(斑替氏综合征),其病理为肝内窦前性门脉纤维化与压力增高,临床表现为脾肿大、贫血、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复出血等。晚期血吸虫病也有窦前性肝内门静脉阻塞和高压、脾功能亢进和腹水等表现,应注意鉴别。

3)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消化性溃疡、胃炎等。

4)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腹水症,特别是缩窄性心包炎、结核性腹膜炎、腹膜癌肿。

6、治疗

由于这个病人肝硬化进入了晚期也就是失代偿期,应以控制并发症为主,积极治疗,大多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晚期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在消除并发症或病情稳定的前提下应继续进行病因治疗,控制肝硬化的继续发展。治疗越晚,病情越危重,花费越高,而预后越不好。及时的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缓解病人的痛苦。采用中成药复方疗法,调整蛋白比值、提高血小板白细胞、软肝缩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