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象 纨绔子弟 这样子的小说 要已经写完了的 是古代的噢 谢谢各位大哥大姐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1:19:45

关于公子哥张好古的《连升三级》是不错的。
第一段(1—4自然段),写“狗少”张好古“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只是因为相面的奉承了几句便居然进京赶考;到北京时城门关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混进了城门。这一段主要写张好古的性格:“我们家有的是钱啊,要想做官那还不容易吗。”——这是在封建社会里一切有钱者的共同逻辑,也是发生后面笑话的起点、基因。

第二段(5—6自然段),写张好古无意中因魏忠贤之势“砸门”进了考场,“一个字没写,弄个第二名。”这时魏忠贤尚无意收张好古为羽翼,但他的一张名片就让张好古高中,炙手可热之势可知;这也正可以说明,掌握选拔人才人权的考官,却是趋炎附势的谄佞之辈,名为朝廷命臣,实为魏氏家奴。

第三段(7—8自然段),写巴结魏忠贤的群臣误以为张好古是魏忠贤的长辈,于是联名保荐,张好古做了翰林。故事发展到达里,对于封建官场的揭露又进了一步:如魏忠贤者,无须事事亲自过问,自有人代为“关照”,即便是假亲友。也可以由“文武百官”瞎捧而高升。而这些人的目的,又全在“将来他要做了官儿,一定对咱们有很大的关照”一一上上下下相互勾结又相互利用。

第四段(9—12自然段)写魏忠贤事发,但张好古非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因别人代写的一副对联又被崇祯皇帝视为忠臣,“加升三级”。至此,张好古的官运可谓登峰造极,而作品的主题也得到了充分表现:不但朱由校及其满朝文武是混蛋,而且铲除魏忠贤的朱由检及其群臣也是同样货色.“一群混蛋!”四个字骂倒了两代昏庸的君臣,概括了封建统治者的本质。

很多啊.宁致远的<楚氏春秋>.很好看。不过没写完.石章鱼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写完了的.都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