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孔家店”提出的时间、社会背景和主要内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2 10:57:59

1915年陈独秀先生创办了《青年杂志》(即《新青年》),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指出“儒学不适于现代生活”,“不能支配现代人心”,是当时中国“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而“打倒孔家店”这个口号的提出,则是1916年的事,是年2月,易白沙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孔子平议(上)》,第一次指名道姓地批评孔子,认为孔子早已被汉武帝利用而成为傀儡,从而拉开了“打倒孔家店”的序幕。之后,陈独秀和李大钊又相继为文,指出孔子乃“历代帝王专制的护符”。再后,1918年鲁迅先生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说出“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番石破天惊的话来。又过了整整一年,才爆发了五四运动。由此可见,尊孔读经在前,而新文化运动在后。正是“打倒孔家店”这一响亮口号的提出,正是新文化运动的摧枯拉朽,在政治制度的层面上对孔子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才阻止了儒学重返主流意识形态并成为“国教”的可能,同时也为粉碎帝制的复辟立下了汗马功劳。当今的某些学者罔顾历史,主观地认为“五四”否定传统,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而以此来指责和讨伐新文化运动,更显得无知和轻率。“五四”先贤们高扬民主、科学、自由和人权的旗帜,接受西方的先进文化,为国人的启蒙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陈独秀所说的“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亡也”,胡适所说的“一心一意的走上世界化的道路”,以及多年后陈序经所说的“假使中国要做现代世界的一个国家,那就应当采纳而且必须适应这个现代世界的文化”等等,都是切中肯綮之言。

  作为一种文化,儒学自有它的存在价值,但千万不能将其宗教化、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

“五四”运动中提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外历史上多次启蒙运动采取尊古、复古的形式有所不同,是以鲜明的反传统形式出现的。因为从旧的思想、道德、文化中,不仅很难找到改革的基点或旗号,而且日益显示严重的障碍。而选定“孔家店”这个突破口,无疑有利于冲破旧的以封建政治、伦理秩序为核心的文化格局。然而,另一方面,那些代表人物并不是“全盘反传统”的,从胡适的著述中可以看到,他对孔子和朱熹都怀有敬意。又如当时对旧文化作激烈批判的另一位人物钱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