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词的清空境界是如何形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0:28:04
kk

姜夔的词之所以给人留下“清空”这样的印象, 原因在于作者有着丰富的美感经验,能够在感受、记 忆、思考、想象等心理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联想,然后选用清新秀逸的言辞,把它化作动人的意象。这类意象或意境总有些迷离恍惚,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唯其如此,言外之意,画外之境才更加繁富,更加耐人寻味。这首词就大量采用比拟、双关的修辞手法,以物拟人,写物兼写人。

清空作为一种诗词的风格,源出[宋]张炎《词源》推尊姜夔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古人有言,清则不田用野云孤飞的形象喻白石词的意境,喻白石词的风格。这无疑是对白石词深有体会后的精妙的比喻。……“野云孤飞”比喻白石词的清峭拔俗,“去留无迹”,则说白石词的空灵澹宕;而二者又不可分,从而构成了白石词意境风格完整性的特点。……玉田却就白石词的已经风格以野云为喻,其独到之处在于清空,取神遗貌而达到词的清空骚雅的意境风格。这无疑揭示了清空论的实质。

姜夔著有《白石诗集》,为南宋开宗立派的词家巨擘之一。张炎《词源》推尊姜夔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后世即以“清空”与“骚雅”标举白石词风。南宋后期词人大多“远祧清真,近师白石”,就是仰承与追随这种词风。

白石词的基本风格是“清空”,要“清空”,就要有一种冲冷的胸怀,不让七情六欲无节制地发展,从 而达到一种超逸空灵的境界。对情词来说,就不能热 情过度,因热情过度容易形成痴迷状态,要用冷笔处理。

昔人评论姜的词,认为清远空灵是其基本特色。张炎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遗貌取神,离形得似,这大概就是构成清空高远境界的一种有效手段。

他自己也有空灵的个性,在艺术表达上下了工夫,这样就有清空的艺术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