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是由哪个民族始创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2:14:05
天主教创始之后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公元1世纪前期,基于犹太民族预言与信仰的受膏者(傅油者)〔默西亚〕,拿撒勒的耶稣(纳匝肋人耶稣)开始在罗马帝国的巴勒斯坦(巴力斯坦)、小亚细亚一带从事宗教活动及社会活动。[31] 耶稣是一位教育家(拉比)、神学家(宣道士)和医生,他在会堂教育世人知识、宣讲天国福音、医治人们的疾病、替人们消灾弭祸。[32] 后来圣伯多禄(彼得罗斯)与圣安德肋(安得烈亚)兄弟为首的十二人成为耶稣十二门徒,并被委以驱魔的权柄和治病救人、接济世人疾苦、奉献自己的大使命。是为大使命宗徒(使徒),以及教会兴建学校、医院、福利院、养老院等慈善机构和事业单位的发端。

  天主教亦称公教、罗马公教、罗马天主教。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新教、东正教、天主教统称基督教。在中国,基督教一般只指新教,不包括东正教和天主教。由于新教在我国称基督教(俗称耶稣教〕,基督教一词遂产生了两种涵义:一是指世界性公认的基督教各派总称;二是指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的新教。“天主”一词是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后,借用中国原有名称对所信之神的译称,故把他们传播的宗教定名为“天主教”。

  传说,基督教是由耶稣在巴勒斯坦创立的。早期基督教曾受到罗马皇帝的残酷迫害和镇压。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米兰发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可与所有其它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视。从此基督教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宗教。

  1054年,东西两派基督教会分裂。东派教会自称正教,西派教会自称公教。大主教会及其教皇制,作为独特的单一教会和体制,至此乃正式确立。

  中世纪时,天主教是西欧各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天主教在欧洲部分国家丧失统治地位。为了对抗宗教的改革运动,维护自身的统一和权威,天主教罗马教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史称反宗教改革。

  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的影响下,欧洲一些国家和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对罗马教廷的离心倾向日益增强,1809年拿破仑将教皇国并入法国版图。1929年,庇护十一世和墨索里尼签订拉托兰条约,教皇拥有独立的梵蒂冈城国的主权方被正式承认。

  1962年,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会议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