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猴《杏林集》的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21:37:49
义猴

《杏林集》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这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翻译:

某山脚有一个老人,很早就失去妻子,只有一个女儿远嫁外地。打猎的人可怜他孤独,送了一只猴子。老人对它好像对待亲生儿子,每次出门都跟着他,不用链子锁不用绳牵,但不会离开逃跑。就这样过了五年。一天,老人突然死了,猴子关上门,奔到老人女儿家里,泪如下雨。问:“父亲死了?”点了点头,于是就和猴子一起回去。老人家里没有值钱的东西,没有钱给他办后事,猴子在乡中大哭,乡里的人于是给它钱办了后事。老人的女儿带猴子走,猴子拱手拒绝,仍然守着原来的房子,摘果子自己吃。每隔五天就大哭一场,好像纪念老人养了它五年,样子十分哀伤。布道三个月就死在老人的坟前。乡里人可怜它,于是把它葬在老人的坟旁边,墓碑上面刻着:义猴之墓。
是思想感情,还有作者

感想:

①我觉得文中的猴子对养之五年的老人有情有义,那么我们做人更应该有情义。

②我觉得文中的猎人富有同情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主动关心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③文中的乡人不但出钱掩埋了老人,而且给死去的猴子立了一块碑,由此可见他们的善良与淳朴,这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

作者不清楚,只有选自《杏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