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M是BC的中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2:10:57
5、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M是BC的中点,P是线段MC上的一个动点(不运动到点M,点C),以AB为直径作⊙O,过点P作⊙O的切线交AD于点F,切点为E。
(1)求四边形CDFP的周长;
(2)设BP=x,AF=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延长DC,FP相交于点G,连接OE并延长交直线DC于H〔如图(2)〕。问是否存在点P,使⊿EFO∽⊿EHG(其中⊿EFO顶点 E、F、O与⊿EHG顶点E、H、G
为对应点)?如果存在,试求(2)中x和y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连接OE、OP、OF,过P作PG⊥AD交AD于I,所以PI=CD=2
很显然,0E=OB=OA=OF,OE⊥PE,
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别方法—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所以△OBP≌△OEC,△OEF≌△OAF
所以∠BPO=∠EPO,∠BPE=2∠OPE;∠EFO=∠AFO,∠AFE=2∠OFE
由于AD‖BC,所以∠FPB+∠PFA=180°
∠OPE+∠OFE=90°
所以△OFP是直角三角形
设PB=x,所以CP=GD=2-x
由于OB、OE是⊙O的半径,所以OB=OE=1
由勾股定理得
OC^2=OB^2+BP^2=x^2+1
PF^2=OC^2+OF^2=OB^2+BP^2+OF^2=x^2+1+OF^2①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知
PF*OE=OF*OC---->PF=OF*√(x^2+1)②
解方程①②,得PE^2=x^2+1+(x^2+1)/x^2=(x+1/x)^2---->PE=x+1/x
由勾股定理得
FI^2=PE^2-IP^2=(x-1/x)^2---->FI=x-1/x
CDFP的周长=PF+FI+ID+DC+PC=x+1/x+x-1/x+2-x+2+2-x=6
(2)、
y=AF=AD-FI-ID=2-(x-1/x)-(2-x)=1/x
由于P点在MC上移动,且不能移动到M、C上,
所以1<x<2
(3)、
很显然OH⊥PF,所以⊿EFO与⊿EHG都是直角三角形
要想证明⊿EFO∽⊿EHG,只需要证明∠OFE=∠GHE
由于AB‖CD,所以∠GHE=∠EOA
又由于△OEF≌△OAF,所以 ∠EOF=∠AOF,
所以∠EOF=∠EOA/2=∠GHE/2
此时只需要证明∠EOF=∠OFE/2即可
又由于∠EOF+∠OFE=90°,所以当∠EOF=30°,∠OFE=60°时
⊿EFO∽⊿EHG
若使∠EOF=3

几何题: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边BC和CD上取点H、M,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角BCD是等边三角形,求角EAD的度数 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pa=pb=10,并且p到cd变的距离也等于10。求正方形abcd面积?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64平方CM,EFGH分别是正方形四条边的中点,依次连结EFGH得到一个正方形, ※8、如图,在一个由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比是( )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5厘米,又知EF=FG,FD=DG,求三角形ECG的面积 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AP=1,PB=根号2,∠APB=135度,求PC的长 初三数学问题!!如图,有一边长为5cm的正方形ABCD和等腰△PQR,PQ=PR=5cm,QR=8cm, 如图 正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点F在边DC上,且DF=1/4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