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肺梗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9:14:21
一,病例摘要
患者,男,37岁。1996年1月22日无诱因发生右下肢静脉血栓,在当地医院行取栓术。术后2周再次出现在左下肢深静脉血栓,2月6日,入院后行取栓皮肤切开减张术,2月11日出现胸闷,胸片示左胸积液,量较多。经多次大量排胸液、抗结核及抗感染治疗。胸液初始为草绿色,继而变为血性。因增长速度快而行胸腔闭式引流。2月23日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呼吸频率快达35次/分,意识模糊,经吸氧、喘定治疗2天后症状改善。于3月11日转入呼吸内科。
体检:消耗病容,体温37.9℃,呼吸22次/分,脉搏100次/分,血压12/9.7kPa。左胸引流管流出液为血性,内混有脓性渗出物。经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核普通变形杆菌。左肺呼吸音减弱,双肺散在干性啰音,心脏、腹部无异常体征。左下肢肿胀并伴有大面积皮肤感染。右下肢肿胀。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0--140g/L,红细胞(4.01--5)×10^12/L,白细胞(18.2--39.8)×10^9/L,血钾4.7--5.3mmol/L,血钠116--126mmol/L,肌酐71--116μmol/L,血氨84.1--98.1mmol/L,尿素氮7.0--14.8mmol/L,碱性磷酸酶(ALP)165U/L,γ-谷甘酸转肽酶(GGTP)79U/L。胸部X线示左胸大量积液(引流前)及右肺斑片状阴影,心电示窦性心动过速,ST段改变。骨穿结果显示粒系统呈反应性增生,胞浆内可见少量中毒颗粒。
转科后治疗:经抗感染(西力欣、灭滴灵、丁胺卡那霉素)、抗结核(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输血及白蛋白等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病情一度较平稳。3月18日患者再次突发呼吸困难。即时查体肺部体征无明显改变。X线胸片示左下肺团块状影。3月21日胸腔引流液呈血液样,每日量约1000ml。患者静脉穿刺部位皮下大片瘀斑。3月23日穿刺针孔流血不止,加压外敷,局部敷用云南白药、立止血无效。急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指标示凝血酶原时间(PT)47.3s,白陶土部分凝血时间(APTT)77.0s,凝血酶时间(TT)17.4s,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阴性,纤维蛋白原(Fbg)3.1g/L,静脉点滴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Ⅷ复合物,针孔流血停止。同时胸腔引流液明显减少。3月24晚患者神志不清,烦躁不

记得病理教材上有类似病例的,诊断仅供参考:
1、浅静脉血栓术后并发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
2、支气管肺炎
3、胸腔积液,有病理诊断支持,已可确定为何种
4、急性肺动脉栓塞
5、败血症
6、DIC

肺梗死是由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形成,死亡原因为败血症,DIC,呼吸功能衰竭,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