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围曹仁的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6:24:26
及关羽围曹仁于樊,孙权遣使辞以“遣兵西上,欲掩取羽。江陵、公安累重,羽失二城,必自奔走,樊军之围,不救自解。乞密不漏,令羽有备。”太祖诘群臣,群臣咸言宜当密之。昭曰:“军事尚权,期于合宜。宜应权以密,而内露之。羽闻权上,若还自护,围则速解,便获其利。可使两贼相对衔持,坐待其弊。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又,围中将吏不知有救,计粮怖惧,傥有他意,为难不小。露之为便。且羽为人强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太祖曰:“善。”即敕救将徐晃以权书射著围里及羽屯中,围里闻之,志气百倍。羽果犹豫。权军至,得其二城,羽乃破败。

关羽军队将曹仁守卫的樊城包围了,孙权派了使节去对曹操说,我将派兵西上,悄悄的攻击关羽后方的江陵、公安。关羽知道丢失了这两个城池,必然回兵救援,樊城的包围就解除了。请求你不要把这个秘密透露出去,以免关羽有所防备,曹操就问群臣怎么处理,大家都说是应该保密。但是董昭却说,对孙权来说,我们保密对他是好事!但是我们透露出去,关羽知道孙权要西上,他撤兵自救,樊城的危险就解除了,对我们有利。可以使他们两家对抗。如果我们不说出去,使孙权占了便宜,就不好了。又因为,被围困的兵将不知道还有希望,粮食少了很恐惧,恐怕就会投降,麻烦就大了。还是泄密为好,况且关羽为人性格刚愎,自以为那两座城池防守稳固,必定不会很快退去。曹操说,好,即刻让去救援的徐晃把孙权的书信用箭射进樊城和关羽的军队里。樊城守军看到此信,战斗力和精神就起来了,关羽听说后,果然犹豫不决。孙权的军队杀到荆州,夺取了江陵、公安,关羽则以失败告终!!

曹 操

(155-220)

曹操,即魏武帝。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年二十,举孝廉,为郎,历任洛阳北部尉、济南相等职。曹操。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扩充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后用其名以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元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二十余万南下,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被孙权和刘备联军击败。建安二十一年
年)封魏王。死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为魏武帝。曹操生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
,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俗门
弟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在所统治的地区内,社会经
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法接要》等书。曹操不仅在政
治、经济、军事上表现了杰出的才能,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曹操的和他的儿子
曹丕、曹植都是当时文坛上的领袖人物。在他们提倡、带动之下,这个时期的创作成
为我国文学史上光采夺目的一章——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建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