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的睡眠时间从小到老越来越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9:07:31
刚才看到一份正常睡眠时间的表格,随年龄增长睡的越来越少
为什么?

睡眠与人体分泌褪黑素多少有关,随年龄增长褪黑素分泌减少,睡眠也就越来越少了。

睡眠时间与年龄有关,青年人平均每天睡 8小时,随年龄增长,睡眠逐渐减少,到老年时又稍有回升。

睡眠时间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在一项 100万人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成年人每天睡眠时间在7~9小时范围内者占80%。另一项800人的调查结果,平均睡眠时间是8.5小时,也就是说成人睡眠时间7~9小时即可满足绝大多数人的睡眠时间。

还有另一项 800人的调查结果表明平均睡眠时间是8.5小时,睡眠在4~5小时的所谓短睡眠者和睡眠在10~11小时的长睡眠者占1%—2%,而睡眠在4小时以下的超短睡眠者和睡眠在11小时以上的超长睡眠者不到1%。(短睡与长睡认定标准可不一样,另有作者把平均睡眠时间在8小时、小于7小时、7~8小时的人群分别认定为长睡者、短睡者、中睡者,并调查发现他们各占人群的1/3)。

睡眠与体型、性格和年龄有关。对于体型与睡眠,肥胖型的人睡眠较好,很少失眠;无力型的人神经敏感性高,不易入睡;运动员的人睡时间虽少,但精力十分充沛,极少失眠。

多数作者都认为睡眠时间与性格有关。认为性格外向者睡眠比性格内向者睡眠少。有人对一批健康受试者进行研究。一组睡眠在 7小时以内,一组睡眠超过9小时,结果发现,睡眠时间少的人工作勤奋,精明能干,办事效率高,而睡眠时间较多的人易焦虑、抑郁,在困难面前常常退缩。还有人将每晚只睡4小时的超短睡者与每晚要睡8~9小时的长睡者作比较,结果发现,两者在生理上没有什么差异,他们的身高、体重甚至智力发育都相同,而心理状态差别很大,短睡者性格极为乐观,而长睡者总是忧心忡忡。虽然两组睡眠时间相差甚大,但慢波睡眠的第三四期睡眠量相仿,而多睡者有二倍的快波睡眠。

成人睡眠时间有时还有十分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人曾观察过一组人,每天睡眠不足 3小时即可满足,并不产生任何心理和生理的不适。著名科学家爱迪生是短时间睡眠的实践者,有时紧张工作时他每天睡3~4次,每次仅30分左右,每天总共只睡1.5~2小时,他的30分睡眠是一种打盹式睡眠。有人认为,在集中精力工作和学习时,打盹可发挥应急作用,据说打盹十分钟,可以相当夜间一小时的睡眠,理由是短时间打盹或睡眠呈浅睡状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