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伋亭候的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4:18:19
要全翻,
一字一句都要准确,不得掉字漏字

郭伋亭候

白话解

汉代光武帝时期,有一人叫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是汉武帝时期大侠郭解的孙子。郭伋从小便立志高远,要为百姓谋福祉,后来官至太中大夫。郭伋颇有治世之能,且为官清廉信义为先,很受当时百姓的爱戴和称颂。

光武帝即位的时候,社会还未安定,盗贼土匪四处作乱。皇帝常听闻郭伋的名声,便多次委派郭伋到治安问题严重的州郡做太守,治乱除暴,安抚百姓。在渔阳的时候,郭伋不失信赏,打击土匪,使盗贼销声匿迹;又整顿兵马,抗击匈奴,使得治安井然有序,人口大增。皇帝称其为「贤能太守」。颍川土匪流寇也十分猖獗,郭伋被调往颍川后,因山道险阻,情势错综,剿匪艰难。郭伋深入险地,了解到土匪也多是社会混乱无处安身,才被「逼上梁山」,便以仁德信义说降了一伙土匪。土匪也意欲改过自新,郭伋就将他们遣还回家务农,既往不咎。郭伋将遣还土匪的事情禀报皇帝,光武帝认为做得对,也并没有怪罪。后来,那伙土匪的党羽听说此事,都极其敬仰郭伋的为人,纷纷从各地不远千里来投降自首,路途之上络绎不绝。

过了些年头,郭伋被调往做并州牧。在王莽时期,郭伋曾经就被征召做过并州牧,前任并州牧的时候,郭伋勤政爱民,常常微服私访,解决民生疾苦,整顿吏治,扫除流寇,平定许多冤狱大案,是以百姓一直感念郭伋的恩义。

当地听闻郭伋又到并州,那真是打心眼里欢喜,郭伋每经过一县一乡,老老少少夹道欢迎。郭伋心里也是颇感欣慰,常想:「做官能做到这份上,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也不枉在这世上活了一场!」于是,更加尽心警惕自己,常以「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时时来激励自己。于是所过地方,常常问民疾苦,向乡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有才学的年轻人询问治邦方略,并设「几杖之礼」早晚不息。

中秋八月,秋高气爽,按例又当行至各地州县巡查吏治情况,郭伋带着几名随从骑马赶往西河郡美稷县。故地重游,心里感慨万千,眺望辽阔的西河大地,曾经在这里辛勤工作过的往事又浮上心头,那脉脉有情流淌着的小河,小河两岸淳朴善良的百姓……想着这些,不禁挥动手中的马鞭,骏马便飞驰起来。

一行人行至县城郊外,突然远远望见有几百个小孩骑着竹马,嬉戏而来,及至近旁,小孩列队相迎,稽首跪拜。郭伋下马还礼问道:「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