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游六桥记》的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3:59:48
所有古文的翻译

寒食节过后下了场雨,我说这场雨为将摧落西湖岸上的花,应当赶紧和那些桃花告别,不要耽误。中午是雨停转晴,我和几个朋友到了西湖第三桥,那里的落花在地上堆积了一寸多,游人很少,我们独自游玩感到很畅快。忽然有个人穿着白绸衫骑马而过,衣服上的白光晃人的眼睛,异常鲜艳美丽,我的朋友们穿着白色内衣的人也跟着都把外套脱去。感到有点疲倦,我们坐卧在地上喝酒,用脸颊来承接落花,脸上落花多的人饮酒,脸上落花少的人被罚唱歌,作为娱乐。偶然发现有个小舟从花间荡出,喊过来,原来是寺里的僧人载着茶水来了。每人各自喝了一杯,我们乘舟唱着歌回去了。

雨后游六桥记[1]

袁宏道[2]

寒食后雨[3],予曰此雨为西湖洗红[4],当急与桃花作别,勿滞也[5]。午霁[6],偕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以为快。忽骑者白纨而过[7],光晃衣[8],鲜丽倍常,诸友白其内者皆去表[9]。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10],多者浮[11],少者歌[12],以为乐。偶艇子出花间,呼之,乃寺僧载茶来者。各啜一杯[13],荡舟浩歌而返。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袁宏道集笺校》

【注释】

[1]六桥:在杭州西湖中的苏堤上。北宋元佑年间,苏轼知杭州时疏浚西湖,堆泥筑堤。堤由南至北横贯西湖,分西湖为内外两湖。堤上建桥六座,夹道杂植花柳,成为西湖一景。后人称此堤为苏堤。[2]袁宏道:(1578-1615),字中郎,号石公,明朝湖北公安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任吴县令,国子监助教,考功员外郎等职。袁宏道是明末公安文派的首领,论文反对复古主义,主张"独抒性灵",创作上以小品文著称,风格流丽清新,不拘格套,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 "三袁"。[3]寒食:节名,在清明的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内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做寒食。[4]洗红:洗去红妆,这里比喻雨摧落花。[5]滞:延留,耽搁。[6]霁(jì季):雨后转睛。[7]忽骑者白纨而过:忽见穿白绸衫的人骑马驰过。[8]光晃衣:绸衣上的白光晃人眼睛。[9]白其内者:穿着白色内衣的人。去表:脱去外套。[10]以面受花:用脸颊来承接树上掉下的落花。[11]多者浮:脸上落花多的人饮酒。浮,饮酒。[12]